卫攀虹老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并兼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多门课程。2015年入校以来,她始终坚守务实求真的教育初心,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深知使命光荣,责任巨大,为坚守教育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一、坚定政治信仰,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卫攀虹老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她时刻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使命,常常告诫自己“教书是一项良心活”。在习近平总书记“3·18”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卫攀虹老师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建设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她积极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她始终坚持以“六个要”为标准,不断提升自我,同时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提高教学本领,做教学活动的创新者
在教学实践中,卫攀虹老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思政课改革的新路径,努力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敢于尝试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引入课堂,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她的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近几年,卫攀虹老师还积极参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2024年申报的论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荣获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2023年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中获思政课程“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22年西安外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获三等奖等多项校级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展现了她在教学及学术研究方面的不懈努力。
三、增强人格魅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卫攀虹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她深知,只有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令卫攀虹老师倍感欣慰与自豪的是,她曾指导过的19届展晓霞、胡玉,20届李海洁等优秀毕业生怀揣着满腔热忱,踏上了援疆援藏的征程,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选择,是对卫老师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也是对她教育初心的最大肯定。此外,19届杨淼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还有许多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仍然时常与卫老师保持联系,探讨求学、求职道路上的困惑与思考,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收获与感悟。这些身边的榜样,不仅激励着卫老师不断前行,也为她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一次德法课上的互动环节中,有学生发言表示:“我未来想考研,我会选思政专业,毕业之后和您一样做思政课老师……”,他们的选择与志向让卫攀虹老师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作为引路人,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这也是她“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大动力。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这一路走来,卫攀虹老师得到了无数的成长与锻炼,也收获了许多诚挚的感动,她用独特的方式演绎着思政守望者的育人故事,这故事中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加卓越的表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